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以下简称:福建省第三人民医院)治未病(中医健康管理)中心的大屏幕上,独创的“六步降糖减脂操”循环播放,中医经络理论融入日常运动;来到诊室,可视化的AI糖尿病健康监测系统正实时监测着患者的血糖波动;坐进圆筒状的类似飞行器舱体的中医“太空舱”,患者通过电子屏完成健康状态问卷后,十几分钟即可获得一份包含“寒热虚实”等要素的详细全面中医健康管理报告……
随着医学模式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预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作为国家中医优势专科,福建省第三人民医院治未病科秉持“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的核心理念,将创新技术与传统中医智慧深度融合,不断拓展中医药健康管理的边界,探索构建覆盖生命全周期的健康管理体系。
从“疾病治疗”到“健康管理”的范式革新
“传统的诊疗模式更注重的是疾病的某一阶段的中医内科或者针灸的治疗,而我们建立的‘治未病科’中医健康状态辨识与健康管理体系关注的是生命全流程的管理,是一个整体、动态、个性化的流程。”福建省第三人民医院治未病(中医健康管理)中心主任陈淑娇的话语点出治未病科成立之初的定位与目标。
福建省第三人民医院治未病(中医健康管理)中心主任陈淑娇在接受记者采访。李南轩 摄
2015年,福建省第三人民医院治未病科组建时,便确立了“生命全流程、全周期健康管理”的特色方向,集检前、检中、检后为一体,创新治未病科室模式,将健康干预的关口前移至疾病发生之前。
如今,作为福建省中医健康管理(治未病)联盟理事长单位,福建省第三人民医院治未病科构建的“中医健康状态辨识与管理体系”已成为行业范本,科室研发100多种区别于传统汤剂的个性化茶饮、药膳、导引运动、足浴包、香囊等等健康产品,仅降糖茶就有针对肝火旺、脾虚等不同证型的7种配方。针对高尿酸人群,科室研发的菊苣、车前草、百合代茶饮,临床中曾使患者尿酸值从700多降至400多的正常范围。
值得一提的是,该科室还将体检中心与治未病服务整合为一体,市民体检后若发现指标异常,可随即衔接中医调理方案,真正实现“未病先防”的连续服务。
这一模式的核心在于创新运用中医健康管理学奠基人李灿东教授理论开发的“中医健康管理太空舱”,为每一位患者建立电子化健康档案。通过电子化中医辨识评估体检者的体质状态、五脏功能状态、气血阴阳状态后,快速识别潜在的未病、欲病、已病风险,进而提供涵盖膳食指导、运动、经络、茶饮、音乐等多方面的个性化自助干预方案,形成“检前评估-检中干预-检后追踪”的闭环管理。
市民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进行三伏灸。李南轩 摄
糖尿病逆转的“中医方案”:从理论突破到实践落地
这一革新模式结合科室的特色疗法,在破解现代糖尿病防治领域的健康难题上,表现同样亮眼。
2025年6月,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公布了《中国糖尿病流行图谱》。截至2023年,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已达2.33亿人,我国糖尿病形势已不容乐观。陈淑娇主任表示,“我们科室在医疗目的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思想转变中,抓住健康中国主要的四大慢病之一‘糖尿病’前期作为优势病种。”
据悉,福建省第三人民医院治未病科在省内多地以及福州社区设立“糖尿病逆转门诊”,以中医思维为指导,抓住糖尿病前期干预窗口,率先提出了糖尿病前期属于“脾虚血瘀”的新理论,并在临床实践中形成了“糖尿病逆转”的新理念和实践指南,独创“益气清瘅方”、降糖茶、六步降糖减脂操以及药膳指导等系统治疗方案,该糖尿病逆转方案还交流到湖北、湖南、广东、四川、江苏、浙江等地,“糖尿病逆转”的“三位一体”综合系统疗法在全国治未病行业广泛应用,已帮助数千名患者实现血糖稳态,取得良好反响。此外,科室参与的“三师共管”门诊项目,在福建省卫健委指导支持下,成为区域健康管理协同发展的典范。
“最新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明确指出,病程5年以内的糖尿病并非终身病,通过科学干预可以实现逆转。”陈淑娇主任表示,这种逆转并非依赖药物,而是基于强化生活方式指导的综合管理。
对此,福建省第三人民医院治未病科构建了“饮食-运动-监测”三维体系,饮食上推出定制药膳方案,教会患者科学进餐;运动方面,陈淑娇主任基于传统功法和现代有氧运动方式改良设计的“六步降糖减脂操”,既符合中医“脾虚为本”的病机认识,又通过刺激关键经络实现精准降糖。“这套操参加了华东六省视频展播并获华东地区中医特色诊疗推广奖,相关研究论文证实其临床效果,目前约有50万人在坚持练习。”陈淑娇主任介绍道。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推进信息化服务,药房窗口设置LED显示屏,实时更新患者取药信息。李南轩 摄
从慢病管理到亚健康干预:全周期健康守护的延伸
针对失眠等亚健康问题,福建省第三人民医院治未病科的“三位一体”疗法也体现了中医特色。例如,针对更年期失眠患者,医生通过辨证论治确定证型,为患者提供量身定制的中药汤剂、特色针灸(如“郁三针”针灸)治疗方案,搭配祛湿通络泡脚包、“疏肝解郁茶”茶饮与五行音乐疗法,帮助患者减少对辅助西药的依赖,逐步恢复自主入睡能力。
“未来我们将建立中医健康管理硕博士培养点,让这套体系培养更多人才。”陈淑娇望着科室廊道上的“生命全周期健康管理示意图”说道。从儿童体质调理到老年病防治,从亚健康干预到慢病管理,福建省第三人民医院治未病科正以中医智慧守护着八闽百姓的健康生命线,践行着“健康中国”的时代使命。(完)